2025年2月21日,由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與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環境研究合作實驗室技術交流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北京市各區縣環保局、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及清華大學等高校、中國CDC及各區縣疾控以及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眾多專家學者。與會者圍繞新污染物的監測技術、治理策略及風險管控等前沿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為推動環境分析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
本次研討會采用線下報告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從業者觀看與參與。參會人員不僅包括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和島津的學者與專家,還有來自外單位的專家以及線上參會的師生代表,總參與人次超過1000人。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研討會的支持媒體,對會議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進一步擴大了會議的影響力。
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張烴副主任/研究員歡迎其他各單位的專家能參加本次研討會,并且也表示很高興與島津合作,并對島津一直以來對科研事業的幫助與支持表達了感謝。
島津中國創新中心李曉東部長致辭感謝各位專家參加國家監測中心聯合舉辦的學術交流會。他介紹了島津150年來的發展歷程、創新成果及未來合作愿景,期待與專家攜手推動環境事業發展。
趙曉麗副主任介紹新污染物主要源于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并強調了中國作為化學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在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她分享了實驗室在新污染物基準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包括關鍵污染物的識別、水質基準理論和方法的建立,以及如何利用科學數據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支持。此外,她還提出了新污染物治理的創新思路和范式,強調了科學理念和方法的變革,以及智能管控平臺和大數據在治理中的應用。最后,她呼吁加強新污染物的源頭管控和過程減排,以實現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和人民健康的保障。
武江越研究員指出,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為全球重大環境問題,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他詳細闡述了微塑料的來源、分布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分享了自然資源部在海洋微塑料監測方面的工作進展,包括監測方案的編制、現場采樣和分析方法。此外,武老師還提到,海洋微塑料的治理面臨諸多挑戰,如監測方法的一致性、塑料全周期管理和國際公約的談判等。武老師強調,解決塑料污染問題需要政府、企業、科學家和公眾的共同努力,并呼吁加強科技創新和公眾參與,以實現塑料循環經濟和減少海洋微塑料污染。
楊文龍高級工程師強調了新污染物監測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風險評估中的基礎作用。楊老師分享了幾種典型新污染物的監測技術,包括六氯丁二烯、德克隆、卡拉花群、多溴聯苯醚和紫外吸收劑等,詳細講解了每種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技術難點和解決方案。他還介紹了高分辨質譜技術在篩查新污染物中的應用,強調了靶向和非靶向篩查的重要性。
楊曉春博士在報告中介紹了新污染物監測的特色分析技術及其在人群內暴露與健康研究中的應用。他首先分享了島津中國創新中心在新污染物監測方面的技術進展,特別是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微塑料、抗生素等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楊博士詳細介紹了基于液相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和高分辨質譜等技術的解決方案,并強調了數據庫的擴展和微塑料溯源的研究方向。隨后,他匯報了與用戶合作開展的二型糖尿病、甲狀腺癌等疾病與環境污染物關聯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暴露組學和代謝組學在健康效應研究中的應用。最后,楊博士介紹了島津中國創新中心的環境與健康創新中心,并邀請與會專家蒞臨指導。報告為新污染物的監測與健康效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研究思路。
劉金林副研究員介紹了水中可提取有機氟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重點是基于燃燒離子色譜法的團體標準。該方法通過固相萃取和燃燒離子色譜技術,能夠測定水樣中的有機氟總量,適用于多種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劉博士詳細講解了方法的技術路線、前處理步驟、儀器條件及驗證結果,指出該方法適用于大多數PFAS,但對超短鏈和中性PFAS的回收率較低。該方法可用于PFAS總量的測定、污染篩查及與靶向方法的結合使用,為PFAS的全面監測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朱超飛高級工程師強調了抗生素在水體中的廣泛存在及其環境風險,并指出現有檢測方法在種類覆蓋和檢出限方面的不足。朱博士詳細講解了其團隊開發的基于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分析方法,能夠同時檢測68種抗生素,涵蓋磺胺類、喹諾酮類等常見抗生素。他重點介紹了方法的前處理優化、儀器條件、定量計算和質量控制措施,特別是通過調節水樣pH值和優化流動相,提高了方法的廣譜性和準確性。該方法已應用于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水體的檢測。
鄭鋅應用工程師提到了全氟化合物(PFAS)在環境中廣泛存在,且國際社會對其管控日益嚴格。中國作為相關公約的締約國,也在積極推進相關政策的實施。他還分享了島津在PFAS檢測方面的最新技術和分析儀器設備,如 LCMS-8050RX系列,該系列通過改進離子聚焦單元和噴霧技術,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和穩定性。此外,他還介紹了針對水質分析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和非靶向篩查技術,展示了島津在環境監測領域的創新成果。
一切始于愿景,成于實踐!2025年,島津以愿景為引領,成功跨越了一百五十年的創業征程。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島津始終與世界同行,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尖端產品和優質服務,堅定不移地踐行“以科學技術為社會做貢獻”的企業宗旨。本次交流會的成功舉辦,為島津與環境監測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了一個高效交流與學習的平臺,為未來的合作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展望未來,島津將與各位專家學者攜手并進,秉持初心,共同營造充滿活力的學術氛圍,為推動我國環境科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讓愿景在實踐中熠熠生輝!